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迎接孤独终老的人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13:4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可能是一个在社会心理上提前衰老的年代。生理预期寿命越长,衰老越提前,漫长的中老年时期与“无助”“无望”“孤独”紧紧纠缠在一起。那些自嘲“步入中年”或自称“老人”的“90后”,便以这样的姿态来告别青春。

  这些“90后”觉得自己已疲惫不堪。尽管他们与世界相处才不过短短20余年,依然是花样的年华,就似乎要在叹息中接受人生定型。

  岁月如梭,如果他们真的变老会是怎样的?那一天的来临,将怎样延续、检验和拷问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我们所处的年代正在兴起并经历着一种叫作“独居”的变革,一个人吃、一个人睡觉、一个人过周末……50年后,独居者会不会孤独终老?

  孤独终老的恐惧

  最近在豆瓣上加了一个小组——孤寡人士中老年送医收尸互助小组,听起来像孤寡老人的互助组对不对?其实它是一群不到40岁的中青年人聚集的豆瓣小组。单看它的介绍,相信不少人会遏制不住想加入的冲动——父母亲人皆不在?朋友熟人都没有?同性异性爱无能?注定孤老终生?不想去敬老院?快加入中老年送医收尸互助小组!

  “送医收尸”只是一个概念,组长也在围观指南里阐明:“组员们都活得很好,不想自杀。组员不存在需要某个人来填补的空虚,没有别人可以填补你内心的空虚。不反人类不反社会,只是不想和不需要的人打交道,不想浪费生命。建组初衷是过自己独立的一生,最终不麻烦任何人地老、病、死。”

  独居的青年们依赖网络抱团,他们践行着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但害怕无法给自己一个体面的结尾。自嘲之余,这个小组莫名地给人一种安慰,看,还有那么多人跟我一样孤独,老了也有照应,怕什么。

  独居时代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放弃家庭群居,加入独居大军。据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克里南伯格统计,在美国,差不多7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选择独居。同时,独居成为第二稳定的生活形态,仅次于夫妻与孩子组建的核心家庭。独居比例最高的国家是北欧的高福利国家——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几乎有40%的人是独居者。亚洲独居率最高的是日本,独居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巴西和印度。

  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不可避免的社会变革。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家庭是最小的经济生产单位。我们可以用进化生物学的理论来理解,以家庭形式群居的个体在获得生存资料、繁衍后代上占据更大的优势,久而久之,通过自然选择,人类更倾向于建立群居式的亲密社交关系。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个人收入增加,服务业迅速发展,家庭的部分职能,如做饭、洗衣、娱乐都有专门的行业提供,个人不必再束缚于家庭形式当中,独自一人也能够处理好自己的生活。

  但独居仍然要面对“文化”这一强敌。无论是古老的智慧还是流行的“鸡汤”都认为人不能离群索居。“孤僻”是一种难愈的心理病征,“孤立”则是一种严苛的惩罚。法学家威廉·佩利认为,“孤立隔离”能提高惩罚的威慑力,进而制止犯罪。独居是为了贪图一人之快,不想承担家庭的责任。

  不过,在独居还未流行的年代,已经有人在倡导离开人群,过自给自足的生活。1845年,梭罗开始了在瓦尔登湖边小木屋的独居生活,每天他都在思考是否需要和他人毗邻来维持好的生活,然而自然所给予他的一切让他发觉,人类邻里间虚无的益处并不重要。

  我就像住在大草原上一样遗世独立,我拥有属于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辰。

  ——梭罗《瓦尔登湖》

  这句话更多地表达了梭罗的内心感受而不是他真实的生活状态。梭罗所谓的独居并不是純粹的遗世独立,如果有需要,他可以很便捷地步行到附近的村镇和朋友家人聊天,他的独居更倾向于心灵的独立,划定好社交范围,维护属于自己的空间。

  今天的中国似乎呈现出多元价值碰撞的局面。一方面有人认可独居的价值,遵循独立自主的生活准则。另一方面,每个独居的人背后总有为他担心的家人和朋友——不成家生活多孤单,不成家老了谁养你,不成家病了谁照顾你,不成家自己一个人在家晕倒该怎么办?

  然而关键在于,这些问题是成家就可以解决的吗?

  独居不等于孤独

  抨击独居最强有力的理由是,独自一人将会导致孤独感。可独自一人并不等于孤独。有人虽然独居,但是能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有人虽然和家人团聚,彼此之间互不交流,反倒更加孤独。对于后一种情况,分开居住可能是缓解紧张关系的方法之一。

  再者,有时最难克服的孤独感来自自我价值感的丧失。他人与自己的联系紧密不紧密变得毫无意义,只要知道自己为何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内心的充盈会让人发觉什么才是最强大的陪伴。

  反对独居的第二个理由,通常也是最令人信服的理由,就是对孤独终老的恐惧。

  目前,中国的养老仍然依赖家庭,社会养老体制尚未健全,“养儿防老”依然是许多人成家的理由。但现实往往不如人们所愿——夫妻二人总有一人要先一步离世,子女常常为了更好的发展无法常伴父母左右,一旦子女成家,建立三世同堂的稳定家庭难度相当大,祖辈为了不麻烦后辈也只能住进养老院。所以,成家也不是解决孤独终老难题的万全之策。

  其实不妨换一个角度看待“孤身一人”这种现象。对于城市中的现代人而言,独居其实是一种周期性的状态。儿时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总有一天要走出家庭独自面对社会。如果有幸遇到愿意相伴终生的人,你就告别独身,建立家庭。你可能一辈子在家庭的温馨中度过,也可能因为矛盾分道扬镳,重新回到独身的状态。最后也有可能,携手到最后的伴侣离世,你又恢复独身,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所以“孤身一人”并不可怕,它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状态。问题是,个人和社会如何对待“孤身一人”可能带来的种种挑战。

  有一种恐惧叫“无关”

  对于个人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建立和维系与他人的联系。独居断绝了社会生活中不必要的日常交往,而有些人,别人不主动来联系他,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主动联系别人。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恐惧其实是“无关”。日本NHK电视台曾经拍摄过一部纪录片《无缘社会》,“无缘”即“无关”。现代日本城市高度发展,地缘关系、族缘关系淡漠,加上经济衰退,许多中年人丢了工作,老人进不了养老院,导致一幕幕“无缘”死的悲剧。

  每个社会都有无名死者的问题,中国也有,但不像日本那么突出。首先,中国的独居比例虽然在上涨,但很少有人选择一辈子独身;其次,中国族缘关系没有日本那么淡漠,即便孤独终老,亲族中的人也会来帮助处理后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中国的独居大军多数还年轻,正值壮年。

  日本文化与中国相近,以后我们会不会也迎来“无缘社会”?

  加入豆瓣“中老年送醫收尸互助小组”只是一种无声的自嘲或抱怨,我们应该学会维系与他人的关系。

  当下的年轻人更喜欢利用社交媒体来维系人际关系。但社交媒体带来的问题在于,广泛的连接等于没有连接,人们被繁杂的社交关系所束缚,反倒没有精力去耕耘亲密关系。

  老了以后维系关系更是难上加难。亲密的人一天天远去,子女无法一直陪在身边,这首先需要转换态度、调节心理,亲密关系与自我价值感总能帮助改善孤独的处境。

  独居社会将临

  独居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契合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和现代人对自由独立的追求。未来会有更多的人遇到问题时不再选择为了“防老”而维系家庭,也会有更多人干脆选择一辈子独身。同时,空巢老人是一直都存在的社会问题,加上人类的寿命逐渐延长,鳏寡老人的问题愈发突显,我们的社会准备好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当下的中国,一个人生活的难度与成家以后养家糊口的难度不相上下。而为了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并让自己老了以后有人照顾,成家显然是更划算的选择。但成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社区养老院建设,有些地方还提出相当新颖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有行动力的老人白天去养老院,晚上回家;养老院与幼儿园结合,让最需要陪伴的两代人互相陪伴,减轻中年人的压力。

  但养老还存在很多问题——部分养老院在老人入院前需要亲属签字,有时还要求是直系亲属,那没有亲属的孤寡老人该怎么办?另外,养老院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且养护老人的工作非常烦琐,所有的养老院都能做到尽心尽力吗?

  独居率提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无论怎么呼吁家庭价值,过去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在未来社会都将越来越稀少。这是人类社会结构性的变革,社会需要做到进一步降低独居的成本。

  有人可能会反对,这不是在鼓励大家独居,破坏家庭和谐吗?实则不然,降低独居的成本,其实是赋予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独居的成本降低,意味着离开家庭的成本降低,个体将自由进入新的生活状态的循环之中。减少独居的代价并不意味着破坏家庭,而是让个人拥有自由的选择,要么自由而独立地生活,要么去组建温馨和睦的家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3 09:02 , Processed in 0.0890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