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年天才儿时的“重要一课”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22:2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小时候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上,渐渐懂得包容更多的事。”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在《让智慧起舞》书中说。张亚勤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31岁成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百年来最年轻的院士。

  直至今天,谈起对自己一生影响最深刻的书,张亚勤脱口而出的依旧是五六岁时读过的高尔基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如果说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高尔基讲述的是故事,那对于张亚勤来说,这个三部曲就是他幼年生活的真实描摹。

  生于公元1966年——这个年份注定,任何一个个体的命运都无法挣脱当时中国社会的大背景。“我外祖父家是盐商出身,祖父是地主背景,在那个特殊时期,这种家庭成份几乎宣判了家族的死刑。对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来说,我可以说是提前经历了人生种种可能的困境。”

  少年天才的“拍照式记忆”

  张亚勤5岁那年,身为教师的父亲去世。庆幸的是,张亚勤有一位不同寻常的母亲,这位早年曾留学苏联的母亲坚强勇敢、乐观积极,在风雨飘摇的政治风暴中,在家庭和自身都承受着巨大的悲痛和压力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教育儿子。在同龄孩子还围着父母脚边转时,母亲就放手让亚勤去处理自己的事;在亚勤因为一点成绩骄傲自满时,母亲及时提点,鞭策儿子继续努力。

  从3岁起,寄居在亲戚家的张亚勤就开始学习给母亲写信,这是他和母亲交流的重要方式。到了亚勤5岁,忙于工作的母亲无法照顾儿子,就打算让他上学。“文革”时期的太原很乱,于是,他被送回了姥姥家。

  5岁的张亚勤在相对安稳的晋南小城——运城开始了自己的校园生活。在那里,姥姥带着他度过了3年相对平静、安稳、温暖的日子。

  这时候,尽管还没有因为12岁上大学而被冠以“神童”的名头,但张亚勤过目不忘的本事已让他成为当地的小名人:拿一份报纸,张亚勤只要看几分钟,基本就能像电影回放一样一字不差地通篇背出来。张亚勤称之为“拍照式记忆”。因为这页报纸在他脑子里不是一个个各自独立的字符或段落,而是像存在脑子里的一幅图像,他要做的只不过是按脑子里的这幅图像“说出”上面的内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天才”。

  生活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5岁后,张亚勤不仅去姥姥家,也会去奶奶家,有时他还要被大人安排到西安的另一位亲戚家。太原的母亲家、运城的奶奶家和姥姥家、西安的亲戚家,成了幼年张亚勤时常往返的地方。长途跋涉是他对自己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之一——灰蒙蒙的清晨,天还没亮,母亲就已准备好了早饭。这又是一个出门的日子。迷迷糊糊地起床洗漱吃早饭,张亚勤背上书包就去了车站。

  一般情况下,总有亲戚到火车站接亚勤。但在那个依赖信件传递信息的年代,出现意外并不意外。

  “7岁那年夏天,我和往常一样,一个人坐火车去奶奶家。母亲给那边的亲戚写了信,让他们安排人去火车站接站,但没想到他们没能及时收到这封信。我一下火车,周围没有一个认识的大人,就懵了。那时没有电话,身上钱也不多。想了想,我觉得我记得去奶奶家的路,于是就决定还是去奶奶家。”

  几十里的山路,大雨,凭着记忆一路走一路问,整整一天,当满身满脸都是泥水的亚勤出现在奶奶面前,全家人看着这个7岁的孩子都惊呆了!

  长大后再提起这事,张亚勤都慨叹:“这件事给了我勇气,日后再遇到各种困难时,想起这件事,我就明白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

  当时,一个人奔波在各个“家”之间,稚龄的他已学会了观察大人。很小的时候他就不再任性和撒娇,知道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尽力去理解别人的想法。

  张亚勤说:“成长中总是会碰到这样那样的事,你会慢慢懂得,生活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小时候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上,渐渐懂得包容更多的事。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学不到这一课,长大了终究需要补这一课。要知道,离开故土的人要是没有包容心去适应别人的话,根本就很难生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4 14:15 , Processed in 0.1101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