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谭元元:我是世博亲善大使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09: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短短一分半钟的亮相,作为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的首席舞者,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亚洲英雄人物”的谭元元,专门请长假驻扎上海。10月25日,谭元元受邀出席联合国馆的大型闭馆活动,作为世博亲善大使亲眼见证世博会的隆重闭幕。

  于是,有人说,过去代表上海的是姚明和刘翔,现在上海的形象代表是谭元元。

  丑小鸭的“挫折教育”

  黄金瓜般的小头颅,比巴掌还小的脸庞,饱满精致的五官,长颈,窄骨架,下肢与上肢的比例超过黄金分割,手指纤细而长,细圆柱般的身体没有一缕多余的肌肉或脂肪—像谭元元这样的女子,天生属于芭蕾。然而,小时候的她,是一只丑小鸭。

  20年前的谭元元,是一名舞蹈“后进生”。

  谭元元10岁考入上海芭蕾舞蹈学校。由于入学晚,“周围的同学都已经跳得很像样了,我还站不稳,那时我就是丑小鸭。”谭元元回忆道。

  不过,谭元元身体条件非常出众,平常练习中偶然流露的闪光点都被当时学校的老师林美芳和陈家年看在眼里。这两位艺术家每天为谭元元补课。陈家年回忆年少时的谭元元说:“也可能因为我对她太严格,谭元元太爱哭了,整天哭。有一次,我问她,要哭,还是要练,只能选一样。她选练。”

  在带她的3年里,两位老师全身心扑在她身上,一板一眼地教,每一个动作眼神细细讲解,对一个10多岁的女孩来说,要表现古典舞剧中的爱情、悲伤、仇恨、绝望,这是强有力的托举;他们不但教她舞蹈,还教她做一个有责任感的演员,但是,谭元元仍然“不争气”。

  谭元元一直记得14岁第一次正式登台时的情景。她躲在后台,怕得要命,“觉得脚都不是自己的”。于是,林美芳把谭元元踢上台。谭元元哆哆嗦嗦地上去了,腿止不住打颤,就这么撑到结束的最后一个动作,音乐都停了,她的腿还要颤两下。当时林美芳的一句话让她记忆深刻,“就你这种水平,出去比赛第一轮就会被涮下来。”

  知耻近乎勇。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挫折教育”,两年之后,谭元元站在了法国巴黎的国际芭蕾舞蹈比赛的舞台上,评委会主席乌兰诺娃给了她满分。当谭元元从乌兰诺娃手中接过金奖的奖杯时,乌兰诺娃通过身边翻译对她心目中的“满分女孩”说,要一直努力,才能继续精进。当时,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海尔吉·汤马逊坐在观众席上,正为自己的舞团物色新成员。

  1995年,谭元元18岁,是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蹈学校的一名学生,毕业之际,在巴黎与谭元元有一面之缘的汤马逊找到了这个中国姑娘。汤马逊力邀谭元元到旧金山芭蕾舞团做表演嘉宾。说是表演,其实是一场考试。一场双人舞和独舞表演下来,旧金山的观众和汤马逊都为她倾倒了。汤马逊拿出一纸合约:“来我们这里,你将是最年轻的独舞演员。”

  被排挤的凤凰

  很多人都认为谭元元是“一夜飞上枝头变凤凰”,但其实作为一名舞蹈演员,在美国的第一年,是谭元元重要的转折期。

  当时,旧金山芭蕾舞团另外两名首席是花了16年才从学徒升到首席,最年轻的独舞演员也要23岁;而谭元元才刚过18岁生日,连升三级成为首席舞者,这在舞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谭元元一入团面临的是其他女孩对她的冷眼相待。

  经过不懈的努力,谭元元渐渐在舞团站稳脚跟,却是一次“意外”。

  1998年,演出季的一天,当时团里的一位首席意外扭断手指,第二天的演出面临取消的危险。谭元元临危受命,要在一晚时间内,学会一部巴兰钦的舞剧《斯特拉文斯基协奏曲》。巴兰钦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编舞大师,他的作品大都节奏快、动作复杂,很难掌握;而有“音乐界的毕加索”之称的斯特拉文斯基,最爱在节奏上做文章。

  谭元元之前既没有正式跳过巴兰钦的作品,也对斯特拉文斯基不甚了解。当时大家心里都打鼓,疑虑她能不能在一夜之间把这个半小时的舞剧都学会。结果谭元元办到了,演出反响很好,有观众写信给舞团,问那天跳斯特拉文斯基的是谁。

  翌年12月,第五届国际舞蹈比赛在法国巴黎举行,25个国家的125位优秀选手展开激烈竞争,谭元元是中国派出的惟一选手,7个评委给了满分,她以绝对优势成为这届大赛的惟一金奖获得者。乌兰诺娃对媒介说:“这是我近20年来看到的最年轻但又最具古典表演风格的女演员。”法国总统希拉克夫人亲手将一枚“巴黎市奖牌”挂在谭元元的胸前。从不邀请外国演员的巴黎歌剧院,这时破天荒地向元元发出了演出一个季度的邀请。

  随后,日本名古屋举办第一届国际芭蕾舞比赛,谭元元又一次问鼎最高奖。而且大赛设的男子成人组、少年组第一名全部空缺。在赛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你们评比第一名的标准是什么?”评委会副主席指着身边的谭元元说:“第一名的标准就是她。”

  伦敦舞评家CoventGarden称谭元元为“旧芭王冠上最大的那颗宝石”;《纽约时报》舞评家AnnaKisslgoff,称她“结合了精致与大胆的特质”。日本权威《舞蹈》杂志评选20世纪101位舞蹈明星,谭元元是惟一的华人,她的名字与“芭蕾舞女王”乌兰诺娃齐名;2004年,谭元元被评为“亚洲英雄”,登上了《时代》封面。

  天鹅的另一扇门

  “别人看上去我跳得很轻松,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谭元元舞姿轻盈、流畅,而每一个动作下面,都凝聚了一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无尽的苛责。“如果在舞台上错了一步,我会懊恼一整天。台下有3000双眼睛看着你,这让艺术家活得很累。一次你表现得不够完美,那就存在一个软肋。”

  谭元元腿上有3次骨折的伤痕,这是她为完美付出的代价。除了3000双眼睛的压力外,谭元元更多背负了中西方对一个天才少女的期许。芭蕾是西方的艺术,站在西方古典艺术顶峰的中国人少之又少。

  在美国,舞团的合同都是一年一签,首席并非终身职位,稍不留神就会被人取代。对谭元元来说,成功秘诀是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一旦让人失望一次,很可能就再也不会用你,亚洲人扳回的机会可能更小一些。”

  尽管竞争是如此的激烈,但在受到中国世博组委会的邀请,谭元元毅然请假回来。不为名不为利,只因为自己是一个上海人,一个中国人。

  10月25日,谭元元将和郎朗配合演奏《长江之歌》,用中国音乐来跳芭蕾舞,演绎世博精神。

  与此同时,这个事业如日中天的聪慧女子,三年前就在为打开另一扇门作准备。

  美国芭蕾舞团的演出季从每年12月开始,持续到次年5月,这期间几乎天天有演出。作为剧团所有18个节目,其中包括两个大剧的主演,谭元元每周6天登台,每天工作13个小时。尽管如此,谭元元还在大学里进修文学艺术,今年是第3年。因为打算在三年时间里拿到本该四年修完的学位,谭元元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写十几页纸上。她说:“门门都想拿A,如果不小心有了一个B,那下次就要拿A+。”

  回上海前刚刚结业的是戏剧课,考试内容演一出戏剧,谭元元选择了格温尼斯·帕特罗主演的舞台剧《证据》,她自己就演帕特罗演的那个角色。虽然不知在舞台上演过多少次戏,在舞台上讲话却是头一次,这让谭元元觉得既新鲜又过瘾。

  对于未来,谭元元不愿意一条路走到黑,她说她会在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退下来,“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我绝不会跳到跳不动的那一天才离开。激流勇退会比较有成就感。”现在,33岁的谭元元,单身,与父母居住,开一部奔驰上下班。她既没有被荣誉所累,也让人看不出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看上去忙碌、辛苦的生活,她过得像跳舞一样,举重若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4 14:15 , Processed in 0.0968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