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恩大地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6 22:3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石窟的佛

  陇东的董志塬,沉积着天下最厚重的黄土层。六月天,走在广大的塬上,麦浪翻涌着,望不到边际。因为有了蒲河,平展展的塬面,便渐次沉降下去,在西峰市的西南方,被割蚀出一条沟壑,坡是土坡,山是土山,蒲河左岸,偏奇便有一脉石峁显露,虽不高不大,却像是给佛准备好了的,成就了北石窟千年的名声,千年的香火。

  石上凿佛的叮当声,已随着蒲河的流水远去。我去北石窟,看到的是佛的安宁,也是佛的寂寞。北石窟的所在,被唤作寺山峁。对岸的川地,地里的麦子已被放倒,一捆捆堆放在一起。远处有几户人家,土筑房屋,在光影里斑驳闪现。我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宁静,一种生活沿袭不变的寻常。步入北石窟,时光更加久远,似乎我走进的不是石窟,而是一户久不住人的农家废弃的庭园。地上铺着石块,一块一块的石块的缝隙间,蓬勃着青草,说明了足迹的久违。两块石碑,在风雨里已破损不堪,更难辨上头的文字。一尊香炉,积了少许香火,也是许久以前的遗物。这里似乎被人遗忘了,又分明没有念想地存在着。北石窟的佛,知道我来吗?

  文字介绍说,北石窟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修建,凡一千五百年,有佛二千余尊。我看到,在寺山峁,依峁凿窟,深浅不同,都被编记了号码。165窟处于正中,窟外两侧壁上,各凿一尊天王像,身躯高大,目如雷电。进入窟中,佛有七尊,面目慈祥如我的亲人。这些佛,皆为北魏一位叫奚康生的地方官主持凿就。七世佛乃毗巳婆尸、尸弃、毗舍婆、拘楼孙、拘那含、迦叶、释迦牟尼。七世佛皆有8米身高,姿势略显前倾,似乎要走下石壁,走到河对岸去,走到农舍中去,而成为民间的一位劳动者。但一千五百年了,佛还是由不了自己,高高在上,受人敬仰。立于中间的佛像,面庞、衣裳、手皆被油烟熏黑,就像常年在炊火里呆着似的。佛争一炷香,有香火,有善男信女的叩拜,佛退去了当年的华丽,也弱化了石头的威严,反而更接近了民间,更有了一种平凡,让人感到亲切,感到可以靠近,这是否更符合宗教的本真呢?由于年代的久远,佛也受风化之苦,每日下落沙有二斤之多,人身上都有垢甲,佛身上清理出的沙子,也是佛身上的多余之物啊。大千世界,佛跟人,也有一样的地方,我认为。

  最让我奇怪的是佛像前立的一柱明朝石灯,已没有人添续灯油,也不再长燃佛灯。石柱为三面,一面刻的文字,却是诅咒偷取灯油的人为豕为犬,这不由让我哑然失笑。佛门禁地,也有人敢来冒犯,想来也是迫不得已,黑夜漫长,没有灯油,向佛讨要,也是一个办法,我佛慈悲,也可体恤民众,但守佛的人,却没有佛的肚量,竟石上刻字,留传至今。

  在222窟,我看到了更多的佛,神采丰盈的,最是两侧石壁一共四层略大于拳的石佛。这些佛,相貌不同,表情有别,但在形体上,却都呈健康之态,气质上,更显得从容大气,因石佛成于唐,而这个朝代,大概是中国人最为自信、最为自由、最善于包容并形成自身特色的时期了。我想,佛的身子,一定是参照了当时的人的身子塑造的,尤其是菩萨像,逼真了那时的女人们的丰满和美好,让我不动邪念地感动着也感叹着。我在想,走出石窟,我还能在岸畔摘杏子的女人身上,坡下舀水的女人身上,案板前擀面的女人身上,看到唐朝的影子,看到石窟里菩萨的影子吗?这些像,面容美、身材美、衣裳美,是因为唐时的人,以劳动创造着的生活美,以思想体会到的艺术美啊。在222窟里走动着,观看着,倒让我感到走进了唐时的民间。董志塬,离关中不远,离大唐的长安也不远啊。

  就像许多地方一样,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人文遗产,被损坏几近消失的时候,人们似乎才意识到其保存的价值,虽为时已晚,但总比一无所有,空留废墟供凭吊要好上许多。北石窟也不例外,如同人们对一些名山、对一些寺院所回顾的那些说词:以前荒得连人影都没有,过去是生产队的牛圈,差点被铲平盖房了,等等。在此石窟石峁的第二层,一个个佛窟,要么空空如也,只在石头上能看清原来佛像的大致轮廓,要么佛被削去脸面,残缺了胳膊,很难找到完整的佛像。我踩着木板塔的栈道走过去,又走过来,索性坐下来,远望黄土塬。这亿万年的黄土,承载了多少代人,还依然不知疲倦地奉献着河流,奉献着小麦、荞麦和胡麻。土里的窑洞破败了,新的窑洞又刚刚挖好,死去的人堆起了坟头,新人的唢呐又一路鼓起了腮帮……生活在继续,历史在朝前走,身旁的北石窟,似乎让我体验到了一种更为久远的苍茫,向着过去,也向着未来。

  麦积山

  返回的路上,我回头望了一下,在群山之中,我一眼就看见了麦积山,确实像是一个麦草垛,这使我的心里泛起一股温暖的潮水。我感到奇怪,在我走向麦积山的时候,我为什么没有从远处辨认出麦积山?寻常的山体,隐于秦地,原本并非要招人耳目,又“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却被挑选出来,而成为佛的山,这其中包含着什么真谛呢?

  八月的天水,暑热异常,我一路风尘,前往早在火柴盒的图案上谙熟了的麦积山。当一座石头山,屹立在面前时,我首先感到麦积山的庞大。山体下直上尖,筋骨突露,山顶上覆着植物,三尊巨大的佛像,凌空而凿,气象逼人,我从山下就已看到。到麦积山看佛,须攀梯而上,从离地二十米到八十米的栈道步步驻足,方能看尽一百九十四个洞窟,每个洞窟里,自然雕塑着佛像的真身。

  我历来惧高,在此登高,风力吹动,却平静坦然,想来有佛的护佑。洞窟尽加护栏,幽深黑暗,又只能在洞外探观,看佛看得是不真切的。据当地县志记载,麦积山石窟,是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凿的,由于石质杂砂,佛像多为泥塑。又说塑佛时,积薪至于岩巅,佛成了拆薪而下,麦积山由麦垛之形而得名,塑佛又以柴为托起之具,都连着禾木,由此贯连了的五行之二,这是一种巧合,不也说明了佛在高空,却有着脉连大地的根本。信仰的真诚,是提升了佛,但佛依然在民间啊。

  我在麦积山道上没有太久的逗留,在山下一处草坡上,倒是坐了许久。我在想,佛在高处,人在低处,所以佛受了人的香火,但高处的佛,却是低处的人造就的。麦积山是一座山,也是沙土沉积而有海拔,麦生于地,被人收割,垒成草垛,也有了高度,柴薪亦能积高,使人向上,人上去了,又下来。人在低处,方活得自在,人就是低处的佛啊,从一定意义上,佛不也在低处和人共处?要不,我怎么在返回时,才看见麦积山真像一座麦草垛呢?

  佛隐于山,人隐于市,人寻常,佛也寻常啊。只是佛往高处呆久了,佛也寂寞,做佛难啊,所以,人人是佛,人人又不是佛。人最终把佛的位置,让给了石头。

  炳灵寺

  我是顺着一条水路,逆流而上的炳灵寺。

  我先到达的是刘家峡水库。这座黄河中游的水泥大坝,气势宏伟,高大宽厚。但当我深入到其内部,才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顺着梯子一节一节地往下走,胳膊粗细的螺丝,曲曲弯弯的盘管,定海神针一般的铁柱,其巨大超乎我的想象。虽然是人工铸造的物件,却令我敬畏,感到不可思议,认为是鬼斧神工的结果。有一个刚刚拆卸下来的叶轮,摆放在地面上,足有篮球场大小,叶片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小坑,据说那是由于水流冲刷造成的。旁边一个线圈,也有卡车大小,不知缠绕上去了多少铜丝。为了把水拦住,生发电能,只有这样巨大的铁器才能经受水的撞击。至柔的水,有着至刚的力,铁的坚硬,与水的无为,相生相克,把一脉脉电流,从水里分离出来,不断的输向远方。

  虽说还未到炳灵寺,但我在水库这水泥的腔子里,就如在神的庙宇里一样,我感觉到这叶轮、这盘管都是佛,是现代的佛啊。

  返回地面,坐上快艇,我向着炳灵寺靠近。水生万物,水有灵魂,黄河之河天上来,这孕育了千年中国文明的河流,在时间里流淌着,也在我的血管里流淌着。刘家峡水库里的水是清澈的,再往上流走,黄河之水也在天空的掩映下就像蓝色的丝绸。由于大坝的阻挡,水流减缓了,泥沙沉淀了,黄河水展现出了它的另一种面容。我的心也跟着清澈起来,吹荡的风,让我没有杂念,让我的灵魂得到了净化。我是去看佛的,我的心中有佛吗?

  行进了有20多里水路,一条明显的界线把一条黄河分割成了两条黄河。线的这边是一条蓝色的黄河,线的那边是一条黄色的黄河。这就是那条从黄土高塬一路咆哮,携泥带沙奔腾而来的黄河,这就是那条和我的肤色相同的黄河。黄河浑浊了,我的心也跟着浑浊了吗?

  这时候,炳灵寺快到了。

  黄河两岸的山已由开始的平坦绵延,逐渐地挺立高大起来。一座一座山体,前后左右错落着,从山根到山尖,逐渐变得峻峭,变得清瘦,而河床却更加开阔了。我看到,一边的山体,布满了孔洞,有的拳头大小,有的筛子大小,那都是含有黄河水气的风,日夜吹拂形成的,历经千年,让石头的山,也浑身是伤。风的力量,也是以至柔化为至刚的力量啊。风毁灭着一切,又造就着一切,这山,因为风的成全,风的抚摸,也成了佛,也有了佛性吗?还没有看到炳灵寺的佛,我已把这山当成了佛。

  要去炳灵寺,先得把快艇靠岸。过去水险浪急,缺少舟船的便利,去炳灵寺的人,需等到冬季河床结冰,才能划冰过河,上岸成行。黄河边一个很窄很险的山口,曲曲折折的延伸进去,一下子看不到尽头。炳灵寺便隐身于其深处。在巨石在土坎间,左转右转,还没有找到炳灵寺,还没有看到那尊巨大的坐佛。听说这尊佛双腿为泥塑,天下独一无二。我走着看着,这里的山体,被风浸蚀得更为剧烈。或高或低的山,均丑陋无比,面目狰狞,真正的凶神恶煞,鬼怪成群,任谁从这里经过都会感觉到恐怖,都会望而生畏!有没有人由于惧怕而不敢继续前行,看不到佛呢?这些山神也许是佛的守护者,也许就是佛的化身。立在这里,考验着人,看人们是不是真心向佛,是不是能坚持到最后。

  我往前走着,我离炳灵寺的佛,已经越来越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11-11 10:54 , Processed in 0.0870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