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树与老人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1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042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3 07:4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太庙里有很多古树,也有很多老人。你要是放慢脚步,走过一棵棵古树,你要是仔细观察,看过一位位老人,你会发现,每一位老人脸上的皱纹,无不凝缩着往昔的时光,每一棵古树身上的裂痕,无不存储着久远的历史。虽然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人活百年者少,树却能活数十年,甚至超过百年。从老人蹒跚的脚步,看到时光已经过去的影子,从古树凋零的姿态,看到历史行将结束的未来。古树和老人,所以弥足珍贵,所以受人尊敬,因为他们都有一份难得的沧桑感,是一个时代的文明积累,也是一个社会的精神财富。

  树老,老得比较慢,几乎看不出什么变化;人老,老得比较快,于是就有许多与不老之前的不同。有的人,不服老,有的人,不想老,有的人,停车不看枫林晚,自己要当二月花。于是,便显出老人与古树的不同了。古树无语,老人有言;古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苦日无多的老人,却总爱跟世界较劲。有的人,初老之后,感觉尚好,犹知收敛;再老以后,灵性消失,行为迟钝;更老以后,精力不足,思想麻木,便要做出令人不敢恭维的尴尬事。

  这就是树和人的不同,树怕拔高,人不怕拔高。树拔高一寸,会死,人拔得天高,也是不会死的;所以,不拔高不行,拔不高更不行。这也是我们在文坛上,时常看到的各式各样的唱诗班,至今弦歌不绝于耳的原因。花钱雇了一桌吹鼓手,围坐在那里天花乱坠,赞不绝口。被谀颂的那一位,只能生出晕晕乎乎,拔得再高,也无生命危险。

  人到老年,这个老字,一旦成为精神上的负担,比纯生理的老,更麻烦。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弄不好,都会成为灾难。所以,人之老,不如树之老,树虽老,可贵在不失态,不糊涂,不张狂,更不老而作孽。文人之老,作家之老,好像又不如一般人之老。而文学大师之老,包括真正的大师和不那么够格的自以为的大师,因为像蜗牛背负了太重的包袱,老起来以后,更令人为他捏把汗。

  1830年,81岁的歌德曾对他的朋友爱克曼毫无顾忌地说过他的憎恨:“我知道得很清楚,我是许多人的眼中钉,他们很想把我拔掉,他们无法剥夺我的才能,于是就想把我的人格抹黑,时而说我骄傲,时而说我自私,时而说我妒忌有才能的青年作家……”这位老人没完没了地埋怨,一直持续到他逝世。死前不久,他对爱克曼还爆发了一次:“你知道我从来不大关心旁人写了什么关于我的话,不过有些话毕竟传到我耳里来,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尽管我辛辛苦苦工作了一生,某些人还是把我的全部劳动成果看得一文不值,就因为我不屑和政党纠缠在一起……”

  《歌德谈话录》的中文译者朱光潜先生,对大师的这段夫子自道加以注释:“歌德因政治上的保守而为当时进步人士冷落甚至抨击,他到临死前还耿耿于怀,这也体现了伟大诗人和德国庸俗市民这两重性格的矛盾。”不幸在我们这里,也曾发生过老作家死后才公开生前谈话的事情。虽然,其文学成就根本无法与歌德相比,但其满腹牢骚却远超过那位世界文豪,也许这就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不必求全责备的笑谈了。

  凡大师(真的,而不是假的),应该像太庙里那些古老的树,在属于自己的方圆世界里,巍然挺立,不倚不傍,但并不反对别人的存在,也不在意别人活得比自己更好。天地如此之大,阳光如此之足,空气如此之新,水分如此之多,让每个人拥有他自己成长发展的份额,岂不“万类霜天竞自由”地相得益彰?若是能够共襄盛举,乐助其成,相互联结成一片绿荫,岂不“环球同此凉热”,进入更美妙的文学世界?

  愿所有的老人都若老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人生感悟  

GMT+8, 2024-9-21 22:00 , Processed in 0.0858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