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标题:
当女性仰望月亮
[打印本页]
作者:
tongzhuan365
时间:
2019-6-9 13:11
标题:
当女性仰望月亮
王贞仪
国外一张有些年头的明信片上印了一个手握望远镜的东方女子。她面部扁平,发髻高高扎起,腰带鲜红。传统服饰“混搭”手中的天文仪器,“撞色”出一位清代女天文学家。
画中的女士名叫王贞仪,1768年生于安徽天长,只活了29岁。在短暂的生命里她著作颇丰,她通星象、精历算、工诗文、晓医理,她研究人类如何站立在圆形的地球上、月食到底是怎么回事。作为一位封建社会里的女性科学家,王贞仪冲破的,不止一個牢笼。
就算过了几百年,人们提到科学家时,还是自然而然地默认为男性。“女科学家”这个称呼本身就带着无奈。
在更封闭的社会里,质疑和阻碍只会更多。王贞仪生活在18世纪,士族女性学习的内容与家族兄弟完全不同,男人学习四书五经,女人则是三从四德和女红。女性要管理家庭、养育儿女、服侍公婆丈夫,从十三四岁出嫁到儿女成人,她们才能放下家庭的担子,开始吃斋念佛,寻找生命得以继续下去的价值与意义。
这就是王贞仪和她女性同胞的境遇。但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她不信鬼神、不讲风水,跟蒙古族人学骑射,婚后参加当时的科学社团。丈夫也是同好,贞仪去世后数年,丈夫亦逝,未留下子女。本·巴雷斯
王贞仪懂气象,“言晴雨丰歉辄验”。在《地圆论》中她说,地上的人都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正中,因此远看别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该倾倒,实际都不倒,难道不是因为各地的人头上都是天,脚下都是地吗?她撰写的《月食解》一文,阐述了月食的发生机制。相传,她在闺房中,以悬梁油灯作太阳,以灯下圆桌为地球,手握镜子当月亮,模拟月食全过程。
“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她在自己的文集中说,人出生之后有男有女,只是性别不同,不存在聪明与愚笨的差异。男人能做到的事,女子同样能做到。女子不如男人,那是女性没有接受同等教育的结果。男女“务学同一理”,都有学有所成的可能。她批评“妇人女子不当以吟咏诵读为事”“唯作食缝纫为务”的世俗偏见。
这话现在听来都极具意义。大学体系建立许多年后,女性才逐渐被高等学府接纳。直到20世纪初,也仅有几个国家招收女大学生。王贞仪在当时有学习的条件,才为后来仰望月亮打下基础,而如果没有接受教育的准入证,女性要怎样在科学界扬名呢?
科学史绵延上千年来,人们熟悉的女科学家,不过零星几个。已故的本·巴雷斯教授是世界神经科学领域的带头人,他的经历应该让科学界警醒。20世纪70年代,本还是一个叫芭芭拉的年轻女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不公和歧视之后,芭芭拉靠大型手术和荷尔蒙治疗,变成本,回归学术圈。
本说:“变性后,我第一次感受到,说话时可以不被男人打断、不被质疑。”与此同时,同事对他研究成果的批评和“挑刺”行为也越来越少。他终于成为一个可以不受呵斥和排挤的、“正儿八经”的科学家了!
从古老的中国到21世纪的美国,有一些东西改变了,但也有一些难以撼动。王贞仪不会想到,几百年后,还有女人因为结婚而丢掉工作,因为不生孩子而失去婚姻。在女性还被锁在深闺大院中时,王贞仪的科学观和女性观已经超越了一个时代。
欢迎光临 人生感悟 (http://qbxg.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