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舒适的鞋
英国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叫《约翰逊的鞋》,说英国有一种交换鞋的风俗习惯:你往马路上一站,摆出一种特定的姿势,表示愿意和别人换鞋,别人愿意的话,你得出点钱补贴对方。约翰逊那天就站在十字路口和别人换鞋,换了以后,觉得穿上仍不舒服,于是继续再换。钱,一次一次贴了出去,直到傍晚时分才好不容易换到一双鞋,穿在脚上很舒适。回家一看,原来竟是早上自己穿出去的那一双。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就像约翰逊的一天,总是在为寻找更好的生活而奔走、离乡,殊不知我们生命的基点依然在自己的家乡。
像约翰逊一样,只有换了一天的鞋后才能体会到自己鞋的舒适与安逸。唯有远走,唯有离乡,我们才会有真正精神层面上的故乡,才会以一颗饱满炽热的心热爱家乡,体会乡愁,才会理性地反观内心和我们一切追求的意义。
“乡愁”就这样存在着,它是上帝赋予每个有灵魂的人找回自己的细线,它是那些背负着梦想而背井离乡之人生命的牵绊。它将过去与未来、前世与今生用一种空气似的氛围所包裹,无论你走多远,飞多高,总有那么一个地方让你魂牵梦萦。因为早在儿时,你的灵魂已经寄托在你的家乡,你所有单纯和美好的记忆亦留在了家乡。家乡此时已非单纯物质意义的家乡,而成了你精神世界建构的方位,成了我们哲学体系建构的坐标。它是根、是本、是生命,而“乡愁”正是生命的艺术。
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日渐老去的人们发现追求一生的东西不是环球旅行,不是金字塔,不是巴特农神庙……而是无时无刻不在轻轻召唤着游子的家乡。“家乡”已然成了一种信仰。一种回归生命本真的冲动驱使着所有游子踏上回家的路,然后又出走,又回来。生命就这样以“乡愁”为原动力不断地轮回着,最终安静地葬在家乡后山的小坟堆中。
我想,最终能闻着家乡土壤的气息,任凭家乡潺潺的溪水从指尖流过,平静地望着远行者,安详地以所有对家乡爱的回忆安度晚年,才是我们所要找的最舒适的“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