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要看哪家狠
北魏建国后,所有官员都没有工资,生活资本要看皇帝脸色——高兴了给你赏点。靠这时有时无的奖金,怎么能养家糊口?官员们很快找到了发财致富的门路——贪污加抢掠。贪污无成本效益高,官員一学就会。于是,朝廷从上至下,各级官吏贪腐成风,加上不断搜刮民脂民膏,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北魏的统治风雨飘摇。到了孝文帝时,高层核心领导——冯太后下决心要狠抓反贪工作。公元484年,经过论证,冯太后下发诏书,在全国全面推行“班俸禄”,也就是说公务员有工资了。
发工资本来是好事,可这个举措却触动了鲜卑贵族的利益,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孙子首先站出来喊话“不要工资”。潜台词就是:“让我们继续贪污吧。”可冯太后深知,贪腐不治,势必会导致国家统治危机,于是她力排众议,果断下令,继续施行班俸禄。
为了能让俸禄制彻底实行,冯太后派使者巡视各地,举报贪污官员。还真有人敢顶风作案,此人是孝文帝的舅舅。他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不仅横行乡里,还贪腐无度。于是这个贵族的典型代表,成为反贪大业的第一件祭品。冯太后勒令其在家自裁,并顺势将地方官员涉贪者处死四十余人。如此一来,北魏的吏治有了很大的改观,贪污之风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大唐是盛世,但反贪腐工作依然艰巨,反贪措施也很严厉。一人贪腐,就会连累亲戚、上司,甚至举荐者和门人。名相房琯门下有位清客叫董庭兰,有人举报他仗势收钱,结果房琯也跟着被贬官。说来,董庭兰跟房琯纯属私人关系,没有公务往来,但国家就是这么规定的,就算你是大咖也无可奈何。
众所周知,大宋的公务员生活幸福,相对来说,贪污情况没那么严重,但反贪腐手段依然严厉。
大宋开国第二年,宋太祖接到密报,说商河县令李瑶贪污腐化、徇私枉法,当地民怨沸腾。宋太祖火冒三丈,立即派人将李瑶押进京来亲自审问。见到皇帝,李瑶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两腿乱颤,跪在地上如捣蒜般叩头求饶。宋太祖最恨贪官污吏,哪里肯饶他?一声令下,李瑶被“杖杀”,很“荣幸”地成为大宋王朝第一个因贪污被处死的官吏。
宋朝到了后期,官场贪腐成风,贪污甚至成为公开的行为,官员们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说是十有九贪都毫不夸张,而帝国的前方就剩下唯一的一条道路——灭亡。
若要论反贪哪家强,那必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除了严惩贪官,朱元璋还给老百姓赋予了极大的权力。百姓有权监视、控告、捉拿贪官污吏,甚至可以手拿国家法典:《大诰》,把贪官直接绑了押到京城去,路上谁挡砍谁。据载,嘉定县有两名百姓去京城状告本县首领,路上遇到两人刁难。朱元璋知道后毫不留情,下令将其中一名刁难者砍头示众,另一名被砍去双脚戴枷游街。
上至皇亲国戚、京城高官,下到地方官员,只要敢贪,就严刑收拾。所以反贪风暴刮过后,国家一时风清气正,百姓安居乐业,“吏治澄清百余年”。只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官场重新黑云压顶,贪污抬头、腐败横行,官员们已是“纳贿受赂,公行无忌”,甚至“无官不赂遗”“无守不盗窃”。如果朱元璋地下有知,不知心中是什么滋味。
页:
[1]